当前位置:首页 > 手机资讯 > 正文

润心行动 | 如何有效地管理孩子的手机使用手机使用「润心行动 | 如何有效地管理孩子的手机使用」


假期手机管理小妙招



手机在当今社会与人关系密切,它能给人带来极大的便利,也会带来消极影响,电子产品无孔不入地诱惑着孩子们尚不成熟的心智,一不小心就容易让他们迷失其中。家长看着孩子无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,不说忍不住;说多了孩子麻木,对于大一点的孩子,还会引发争吵,影响亲子关系。
网络信息已经像空气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中,与其严防死守,不如理性思考:如何帮助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?本期心理小贴士我们一起来学习。




手机依赖的危害



1. 影响身体健康

如果长时间玩手机,容易引起孩子的视力下降。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,导致运动能力低下,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。有专家表示,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,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,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,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。


2.导致行为异常

手机游戏让游戏者卷入不可自拔,浑然不觉的“身心塌陷”行为,久而久之,就会表现出恍惚、退缩、无序等异常状态。


3.耽误孩子学习

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,对学习感到枯燥,学习成绩下降,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慰藉,形成恶性循环,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,产生厌学情绪。有些孩子遇到学习困难,不肯深入思考,直接在手机上搜寻答案,导致认知与思考能力减退,产生思维惰性。


4.造成睡眠障碍

手机屏幕所放射出来的短波蓝光对人体视网膜强烈,经常暴露在这种光线下,将导致褪黑激素分泌被抑制,让人变得非常难以入睡。


5.交友不慎,埋下隐患

青少年心理发育尚未成熟,是非辨别能力较弱,可能陷入诈骗分子的套路之中,造成财物损失。个别学生使用手机软件不慎结交社会不良青年,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。





智慧管理,家长可以这样做


1.与孩子约法三章

面对孩子日渐沉迷手机,多数家长采取过粗鲁的方式:没收手机、砸了手机、情到不可控时,还打过孩子。其实,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与孩子约定手机使用时间来得有效。家长可以抽出10分钟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,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。比如: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20分钟,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。目标要具体、明确,便于执行。相比“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”,“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”就更容易执行。

目标具体、明确,孩子就更容易操作。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,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。在此过程中,要少说“不”,多说“可以”。比如:“如果你完成了约定,可以去看一场电影”,而不要说“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,就不能看电影”。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,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,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。


2. 杜绝将玩手机作为奖励

有的孩子表现好了,家长就会说你表现好,让你玩半小时手机。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,在如何处理好孩子和手机的问题上,最关键的是父母应该在与孩子相处和沟通的过程中淡化手机。坚决杜绝将玩手机作为奖励,还可以安排一个“全家关手机日”。


3.转移孩子注意力

有时候,孩子想玩手机,是因为除此之外,没有更好的选择,他们没有发现比手机更有趣的事情,现实体验感很弱。

这给我们的启示是,平时要帮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,比如运动、阅读,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性游戏,或是带着孩子去逛逛公园、博物馆等等。我们在预防孩子对手机上瘾时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,增加生活中实践活动,给他一些替代手机的选择,感受真实生活的种种乐趣。


4.家长以身作则

有些家长会说,我试过和孩子约定手机使用守则,但是没有用。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。因此,家长可以这样做:家中有两个孩子的要一视同仁;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,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坚持!当然,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,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,千万不能把“约定”变成父母单方向的“命令”。




手机管控最重要的,是家长的陪伴和循序渐进的引导。让孩子在玩耍放松的同时,也要及时将“手机成瘾”扼杀在摇篮里。总之,面对孩子沉迷手机时,家长要冷静地和孩子一起商讨规则,帮助孩子逐渐学会控制手机,同时自己也要以身作则。愿每一位家长都能指导孩子与手机“和平共处”,让手机成为孩子成长的工具! 


END




  如果你和孩子的相处中,

  仍有不可解决的矛盾,

  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。

1

镇江爱心润聆心理热线:40085138852

2

镇江市未成年人指导中心热线:96111




来源:镇江市桃花坞小学


图文  潘文俊

编辑  史渊明

初审  潘文俊

复审  蒋   凯

终审  尤昌德



最新文章